五常大米_五常稻花香大米_五常大米厂家-五常市雨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首 页 >  新闻动态

什么样的大米有资格叫“五常大米”?

发布时间:2023-04-26 12:00:05

东北大米 之 五常稻花香

 “产于五常的大米”,就有资格叫五常大米,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仅仅是众多水稻种最优的一个品种。在五常,“五常大米”标识的使用是需要官方授权的,取得这个授权的程序很复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在“稻花香之父”田永太看来,只有稻花香2号才能代表“五常大米”。因为五常大米的名号就是靠它在全国打响的。

什么样的大米  被称为“五常大米”?

去五常,当地人给我叫了一个拼车,司机姓鄂,是靠河村的人,很多年前就开车跑五常到哈尔滨。


既然他是五常人,我也就开门见山告诉他我此行的目的:到底怎么样才能买到五常大米?


他说这可太难了,谁家种你去谁家,还差不多。我指着哈尔滨路边一个写着“五常大米专卖店”的招牌,问他这里有没有,他肯定地摇了摇头。


超市各种米业品牌的呢?


 “那也够呛,都得混掺一下。”提起五常大米造假,他说这太正常了,他跑哈尔滨,十几年前就给本地一家做得挺大的米业老板买过香精,“一大瓶子,一小瓶盖就能加工好几吨大米,在抛光那道工序的时候,吊个瓶子,稀释一点香精,一会儿滴一滴。”


他说那个老板现在哈尔滨带孙子,米业加工厂交给儿媳妇经营,“儿媳妇挺厉害,比儿子强,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大,应该不用加香精了吧!”他咧嘴笑,但他说米肯定是要混掺的,因为就五常大米来说,不同地区的稻花香2号种出来的大米都不一样,还有种长粒香的地,还有外地的稻子可以进五常加工,啥品种都有。


据知情者透露,那些打着“正宗五常大米”旗号的大米,主要就是靠着“长粒香+香精”“调和米”等加工手段。至于订单生产过程中的“掉包”和“混掺”现象,更是防不胜防。


由于媒体曝光了五常大米造假乱象,从2017年开始,有关部门在路上设卡,禁止外地大米进入五常。但是,据说拉稻子的车并不在禁止之列,外地的米拉到五常的米业进行加工,好像也是正常经营范围,至于加工出来的大米去了哪里,追究起来的确困难。


不过,知情人也表示,如今做大做强的米业,不再是只加工或者进行订单生产,有的米业开始互相联合,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注册属于自己的品牌,进而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在这样的经营理念指导下,掺香精的假冒稻花香米开始减少,或者只流通在低端市场,有人说有五常稻花香2号在当地的收购价为3元/斤~6元/斤,因此,零售价格在10元/斤以上的才有可能是纯正的“五常稻花香”。但是知情人表示,这并不能保证你吃到的就是正宗的“五常稻花香”,一种叫做“调和米”的概念出现在官方的表述中。


在五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一份报告中,对“调和米”有比较详尽的阐述,并将其分为三种:一是由外地稻米和稻花香调和而成;二是由五常地产稻米和稻花香调和而成;三是外地稻米和五常其他品种稻米调和而成。这些在五常加工包装并销往各地的米,在市场上统称作五常大米。由于五常当地对不具备“五常大米”商标使用许可的假冒五常大米的打击力度有所加强,也有相当一部分“五常大米”是在销售地“调和”或“包装”而成的。


至于其中有多少是真的五常大米,实在是不得而知。

如何才能买到  真的“五常大米”?

大量假冒产品,无疑对“五常大米”品牌造成了冲击。五常市近几年从“溯源防伪保真的、专项整治打假的、拓宽渠道售好的、宣传引导选对的、提标立规管实的”等方面,加强“五常大米”品牌建设与保护工作。


为了确保“五常大米”保真,该市建立了“三确一检一码”,实现大米从种植到收割、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控。


据报道,作为哈尔滨的对标城市,深圳的高科技企业与当地米业展开深度合作,利用智能包装建立大米质量追溯体系,比如每袋大米均印有“五常大米国家地理标志”等标识(俗称大米身份证)。


通过实行这样的“身份证”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质量追溯体系查询鉴定五常大米,可根据“身份证”追溯产品的上游供应链,跟踪下游消费市场。


对于采用专属区域,专人种植的五常大米,在“身份证”的基础上,还将在新上市的每袋五常原生稻花香米内放有一张“农夫卡”,上面留有农夫姓名、农田信息等内容。通过双重“身份”保障,实现了从生产基地、加工储运到市场销售全过程的质量追溯。


鉴于如此高端的防伪技术,五常大米开始走“高端路线”,当地政府出面打造的“五常大米高端旗舰店”使五常大米的市场附加值一路飙升,据说一种号称全程有机种植的五常稻花香的市场价格竟达到190元/斤。


然而,亲临五常我们发现,如此好的行情并未使当地农民受益,远景的一个种植户告诉我,“卖水儿”的话,一斤稻谷价格也就一块多钱。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五常大米的巨额利润都被大米加工企业或者相关机构掠走了。


鉴于市场的混乱,很多人开始自己到五常寻找值得信赖的正宗的五常大米,只是,由于对五常的地理情况不熟悉,像前文提到那位安徽商人那样到了五常也没吃到正宗五常稻花香的也大有人在。


我在去五常之前,通过两位吃到过“好吃的五常大米”的朋友联系到了两个稻花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亲自走过田间地头,了解令人疑惑不解的五常大米。就跟西湖龙井和正山小种之类的名茶品牌一样,不走进种植现场,真相可能永远是谜。

老黑是一名80后,他说因为种田很辛苦,靠卖稻子也挣不到钱,有的年景连包地的钱都挣不出来,他的同龄人几乎都选择在外面打工,他个人,一方面是从小就喜欢种地,另外喜欢打篮球,因为是乡派出所的协警,有机会参加各种级别的篮球比赛,所以一直留在老家种地。他和六七个农户组成了一个水稻合作社,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种的正宗的稻花香大米卖出去,800来亩地,年产精米200吨,通过几年的磨合,基本都能卖出去,“就是建立个信誉”,吃着好了,就能留住回头客。


老黑带我参观了当地一家新成立的米业加工厂,“是朋友的工厂,但是从稻子拉进来,我也一步都不会离开,任何一个环节给换了都有可能。”事实上,加工一吨水稻的加工费基本就在两三百元,米业靠加工是没有什么利润可图的,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小小的五常市米业企业林立,仅在有关部门注册的就达300多家,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这些企业几乎消化了五常市全部186万亩稻田所产的125万吨水稻。


在五常,像这样的合作社差不多成为正宗稻花香的主要销售渠道,也有不少没有关系也没有销售能力农户,会选择直接把水稻卖给米业企业,“少挣点,图个省心”。


这种形式虽然好,但是拓展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家住远景村的娄氏姐妹七人,又吸收了几个值得信任的农户,十几户人家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在这个合作社里,三姐和四姐两口子都是种田的好手,小妹擅长对外联络沟通,家里的小辈负责企划宣传……在很有威望的大姐的领导下,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经发展了远景和龙凤山两个基地100多垧地,年产稻米1000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今年受天气影响,许多农户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是由于有三姐夫、四姐夫坐镇指挥,他们合作社的收成也还不错。据三姐夫的经验,今年的水稻灌浆晚,气温低,虽然成熟度不够,但是这样年景的大米,通常都很好吃。认真掐算着割地的日子,四姐夫提前预约了来帮忙割稻的人,并且在心里盘算着,明年把沙岗子那边的几埫旱田也改成水田,一点一点扩大,他和三连襟一样,都是从小就跟着家里的老人种地,种水稻虽然辛苦,但是加起来一年也就三个月的活,业余时间,他还可以跟妻子开车下乡给人治牙镶牙。


负责销售的小妹说,五常大米贵,主要是水稻种植模式特殊,成本高,但是“真心好吃”,至于大米的加工工艺都差不多,而且,越是精心打磨,反而会损失大米的营养物质,真的好大米都不会过度加工,更不会抛光。


 “有人安心种地,有人安心消费,回归本源,大道至简。”这是一位五常水稻种植户期待的景象。事实上,“五常大米”已经不需要附加什么证明,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省第二届大米节上,五常几个产地的五优稻4号都榜上有名,试吃的感觉比什么都真实。


娄家的一个小辈认真地跟我说,就像五常的名字一样,如果政府、米业和农户都坚守“仁、义、礼、智、信”的底线,五常大米就不会是一个乱象,稻花香就会永远香。

文丨李艳彬   

图丨唐筱 张达

编辑:小鹿绾绾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P.S. 文章版权归《东北之窗》所有,欢迎转发到天涯海角,转载请联系小编哦。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